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將改變航運格局
2013-12-20 16:52:21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隨著未來兩年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的完成,新巴拿馬型船將取傳統巴拿馬型船而代之,全球航運格局也將隨之改變。
8月2日,巴拿馬運河管理局(PCA)發布《No.A-20-2013航運公告》,正式向所有航運企業告知能夠通航巴拿馬運河新船閘的船型要求,并首次在紙質媒介上對通航運河的最大型船舶,即所謂新巴拿馬型船進行定義:所有尺寸大于巴拿馬型或巴拿馬PLUS型且依照新船閘尺寸和吃水限制標準建造的船舶——長366米,寬49米,吃水15.2米。
公告發布后立即引起業內極大關注。巴拿馬運河新船閘對船舶型寬制約有所放松,船東和船廠會相應改變巴拿馬型船船體設計方案,使其更優化。
“巴拿馬運河的擴建,將從根本上改變全球船隊的船型結構,越來越多的船東開始選擇載箱量或載重量更大、經濟效益更好的新巴拿馬型船更換傳統巴拿馬型船。”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
達飛輪船一位人士表示:“巴拿馬運河拓寬,對亞洲至美東航線將產生根本性影響: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載箱量將從4250TEU上升至13000TEU甚至14000TEU,亞洲至美東的貨物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比例將從目前的36%上升至62%。此外,通過巴拿馬運河的亞洲至美東東向航線和繞經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亞洲至美東西向航線可能合并形成一條適應性更絕的環赤道全球航線。”
然而,目前實際訂造的新巴拿馬型船與此前的設想仍有差異,集裝箱船為8800~9200TEU,而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則為9萬~13萬噸。據克拉克森統計,1—10月集裝箱船訂單中,8000~10000TEU型船訂單尤其活躍,占訂單總量35%,訂造運力40%。
目前中國船東在這一領域尚無舉動,中海集團總經理助理張登輝表示,巴拿馬運河擴建后的市場因素還難以判斷,中海集團目前還沒有計劃跟進新船型。
進行中的擴建
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最重要的航運通道,高峰時期5%~6%的全球貨物貿易量通過巴拿馬運河完成。以巴拿馬運河船閘(閘室寬33.53米、長320.0 米、深25.9米)所能通航的最大尺寸專門設計的巴拿馬型船(長 294.1米、寬32.3米、吃水 12.04米)已成為航運業標準船型。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速和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崛起,亞洲至美東地區(包括南美東海岸)貨運量逐年攀升,這使得有著近百年高齡的巴拿馬運河愈來愈力不從心。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也使巴拿馬運河的通行能力遭遇瓶頸。
本刊整理資料顯示,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貨物占全球貨物貿易量比例由高峰期的6%下降至2010年的2.5%;集裝箱運輸方面,亞洲至美東集裝箱貨運量經過巴拿馬運河比例由2005年的38%下降至去年的36%。
PCA此前也承認,巴拿馬運河現狀難以滿足未來海上運輸業特別是集裝箱運輸要求,若不拓寬,其亞洲至美東航線市場份額將從2005年的38%降至2025年的23%。
2006年10月22日,巴拿馬運河第三套船閘擴建計劃順利通過全民公決;2007年9月3日巴拿馬運河擴建項目動工,預計總投資52.5億美元,明年巴拿馬運河通航100周年時竣工,2015年正式通航。目前看來,運河擴建工程可能延后至2015年竣工,2016年正式通航。
按計劃,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需建兩組三級船閘及相應配套設施,以提升通航能力。一組在運河大西洋一端,加通湖船閘東面;另一組在運河太平洋一端,密拉福勞斯船閘西南面。巴拿馬運河新修船閘長427米、寬55米、深18.3米,比現有船閘加長40%、加寬64%。
新船閘采用卷式門,每個船閘與3個再利用水池相連,共l8個貯水水池。這些水池,加之挖深加通湖和加蓋爾渠 (8英里長的巴拿馬運河一部分)所增加的運力,提高了加通湖最大作業水平面0.45平方米,額外增加日供水1000萬噸,可增加48次閘操作。
據PCA預計,巴拿馬運河擴建完成后,運河年貨物通過量將從目前3億噸增至6億噸。
新航道新船型
隨著巴拿馬運河船閘的擴建,依據巴拿馬運河船閘最大通航能力設計的巴拿馬型船設計方案也隨之改變,新巴拿馬型船應運而生。
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開始后不久,許多航運企業和船級社就已根據公布的第三套船閘尺寸設計出與之匹配的新巴拿馬型船。2009年PCA正式提出新巴拿馬型船概念。2010年PCA制定“船舶要求(2010年的修訂版)”,首次明確運河拓寬后新巴拿馬型船的長寬尺寸將受限于新航道船閘尺寸,航道水深則決定了新船型的吃水限制。8月2日,PCA發布《No.A-20-2013航運公告》,定義新巴拿馬型船為:所有尺寸大于巴拿馬型或巴拿馬PLUS型且依照新船閘尺寸和吃水限制標準建造的船舶。